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
【编者按】
9月7日,《河北日报》整版刊发了稿件《冰雪奇缘说崇礼》,回溯历史起源,追寻与冰雪结缘的脉络,探究后奥运时代发展的蝶变密码。本报现予以全文转载,敬请关注。
阅读提示
崇礼,这座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城,因北京冬奥会的举办闻名于世。
这是一座文化交融的边塞之城。尽管1934年才首次拥有县级建制,但崇礼发现了距今8000至4000年的邓槽沟梁遗址,因长城的存在遗留下的村庄地名,讲述着边塞的烽火狼烟。
这是一座与冬奥结下“冰雪奇缘”的“雪都”。“雪如意”成为崇礼的新地名,枯杨树村向古杨树场馆群华丽转身,拥有地形优势的崇礼,走上了通向未来的冰雪赛道。
这是一座后奥运时代充满活力的休闲度假之城。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面向公众开放,太子城高铁站成为崇礼联通世界的重要门户。万龙、富龙、翠云山、太舞等众多曾与“滑雪”绑定的雪场地名,也在变身“四季游”目的地。
【文化交融的边塞小城】
8月31日,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中央,雪花造型的冬奥火炬塔前,许多游客在争相拍照留念。游客背后不远处的山上,是巨大的奥运五环雕塑。
北京冬奥会后,冬奥火炬塔作为冬奥遗产永久保留,成为崇礼的一处冬奥网红打卡地,记录着属于崇礼的冬奥荣耀。
2015年7月31日,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。
崇礼,这座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城,作为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之一,一跃登上世界的舞台。
崇礼,隶属张家口市,地处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。据《崇礼县志》记载,春秋时期,崇礼为燕北之境无终地,汉时属幽州上谷郡,唐初属单于都护府的桑干部都护府所辖,辽代属西京道归化州,金代初为西京路宣德州,元朝属中书省上都路顺宁府,明初属京师开平卫兴和守御千户所,清属直隶省口北道张家口厅,1914年属张北县。
崇礼设置县级建制的时间很晚,在1934年才首次单行建制,有了“崇礼”一名。
1934年5月,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巡视各县,因张北县境过大,不便管理,将崇礼、尚义两地行政区划从张北县分出,取“崇尚礼义”之意,成立崇礼、尚义设治局(相当于县级)。
1936年日军占崇礼,改设治局为县。此后经多次撤并,1958年划归张家口市,2016年撤县设区至今。
尽管崇礼一名至今只使用了80多年,崇礼境内却拥有距今8000至4000年的邓槽沟梁遗址,在这里发现了我省第一座史前时期城址,它被誉为“河北第一城”。
8月30日,崇礼区大水沟村,清水河谷东侧的二级阶地上,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派出的考古队,正在对邓槽沟梁遗址进行考古发掘。
邓槽沟梁遗址从2015年展开发掘工作,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。
“邓槽沟梁,原本是崇礼区大水沟村一道土梁的名字,是遗址最早发掘地,考古遗址普遍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命名,邓槽沟梁遗址因此得名。”邓槽沟梁遗址考古队队长王刚说。
邓槽沟梁还见证了崇礼多元文化的交融。
史前城址处在该遗址最晚的一个文化阶段,距今4200至4000年。事实上,整个遗址已发现距今8000年至4000年的四期考古学文化遗存,它们来自史前不同文化圈。
“第一期文化是以筒形素面罐为代表的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,来自北方草原,第二期与东南方向中原地区后冈一期文化面貌一致,第三、四期遗存受西部河套地区考古学文化影响。”王刚说。
如果说,邓槽沟梁这个考古地名从一个特殊的侧面,反映了崇礼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交融之地的特征,那么因长城的存在遗留下的一个个村庄地名,则讲述着崇礼历史上长期作为边塞的区位特征。
崇礼有战国、秦、北魏、唐、明等多个时期的长城遗存。在当地,长城被称边墙或界墙。
如今,崇礼绝大多数区段的长城已在岁月的剥蚀下,坍塌为一道道“石河”,很多区段在地表已难觅踪迹,但众多烙着长城印记的地名,却沿用至今。
“比方说,边墙底,有北魏、北齐和部分明长城遗存;界墙村,附近有明宣府镇长城遗存;水晶屯村,曾是明代修筑长城的工匠的居所……”崇礼区地方文史研究者杨成一口气说出了一串与“长城”相关的崇礼村庄地名。
地处边塞、文化交融的崇礼,是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杂居之地,众多以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地名,也是崇礼地名的一大特色。
据不完全统计,崇礼有霍素太村、察汗陀罗村、乌拉哈达村、海流图村等20多个少数民族语地名。
崇礼的霍素太村,是蒙古语地名。1984年出版的《崇礼县地名资料汇编》记载,蒙古语称牛是“霍鲁”,“太”是多的意思,故得村名霍鲁太,后俗化为霍素太;察汗陀罗村,也是蒙古语地名,意为“白石头山”;乌拉哈达村,则是“红色的石头”;海流图村得名于村北池塘曾居有一种皮毛珍贵的动物,蒙古族人称为“海流”,即水獭。
崇礼还有一类以“号”命名的地名,如三号村、五号村、六号村、十号村、十一号村,其实和少数民族游牧生活习惯相关。
“一种说法认为,这里的‘号’并不是简单排序号,清朝乾隆年间,蒙古族人在当地放牧,每隔数里设一个牧点,从南向北依次以‘号’命名,后部分保留,成为村名。”杨成说。
然而,多元文化交融的边塞小城崇礼,由于历史上很长时期远离中原政治中心,千百年来一直是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。而冬奥的到来,让这座小城“一朝成名天下知”。
【与冬奥结缘的“雪都”】
“砰——”9月1日22时,随着发令枪响起,“2023越山向海人车接力中国赛”在张家口开赛。参赛选手从张北县塞那都跑马场出发,途经草原天路,最终抵达崇礼最具辨识度的冬奥地标性符号——“雪如意”。
如今的“雪如意”,不仅成为崇礼众多赛事的起点站、中转站、终点站,还在发展研学经济,成为热门的文旅打卡地。
与冬奥的“冰雪奇缘”,让“雪如意”成为崇礼最有代表性的冬奥新地名。
“雪如意”,是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之一、国家跳台滑雪中心,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竞赛在此展开。它的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吉祥饰物“如意”。
冬奥会期间,“雪如意”火了。在张家口赛区场馆群这座以工程量最大、技术难度最高闻名的竞赛场馆,中外众多运动员纷纷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——“雪如意”被认为是“天造地设”的跳台滑雪场地。
是什么让“雪如意”成为顶级冬奥场馆?一个重要的条件是“雪如意”所在山谷的落差与形状都与竞赛需求高度契合。
崇礼山势坡度陡缓适中,沟谷众多,境内2000米以上的多座山,山顶如馒头状圆滑,斜坡大多在15度至30度之间,平缓开阔,不用修整就能自如滑雪。
“崇礼全域处在冀北山地,3条南北向的主沟纵贯全县,4725条支沟交错其间,素有‘山连山,连绵不断,沟套沟,不计其数,八山半水分半田’之说。”杨成说。
众多带“沟”“门沟”的地名,是崇礼千沟万壑自然地形地貌的写照。
“沟”是崇礼使用频率最高的地名通名,指两山之间的凹部。据不完全统计,崇礼有50多个带“沟”的地名,如大夹道沟、三道沟、四道沟、干沟、白化沟、四东沟、石板沟等。除“沟”外,崇礼还有准确描述村庄处在山沟具体位置的通名“沟门”,即山沟口,如沟门村、大松沟门村。
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,显然不利于农业、工业发展,2014年以前崇礼还是国家级贫困县,但对发展滑雪运动而言,崇礼却是“天选之地”。
其实,早在冬奥“选中”崇礼前,扭转崇礼贫困命运的“冰雪”齿轮已经开始转动,一个个雪场的新地名见证了崇礼冰雪产业的起步。
1996年,华北第一家民营滑雪场——塞北滑雪场由中国第一位全国滑雪冠军、时任国家体委滑雪处处长单兆鉴牵头建立,崇礼的滑雪产业由此起步。
2003年,万龙滑雪场建成,这是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雪场,初期只拥有3条雪道。
万龙滑雪场建立两年后,崇礼建成了第三座滑雪场——长城岭滑雪场。
“塞北”“万龙”“翠云山”“长城岭”,这几家早期建设的滑雪场,就是崇礼冰雪产业的历史足迹。
在崇礼的冬奥地名中,还有一个山沟里的小地名,因冬奥派生出一个新地名。
古杨树场馆群,和“雪如意”一样,是个被打上冬奥印记的新地名。它由三个竞赛场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、国家冬季两项中心、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以及张家口冬奥村组成。
但说起崇礼的另一个地名——“枯杨树”,很多人可能感到陌生。事实上,古杨树场馆群的所在地,就是枯杨树村。
枯杨树,一个名字自带“荒凉感”的村子。《崇礼县地名资料汇编》记载,村子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,因村西有一棵高大古老的枯杨树而得名。
在冬奥申办成功时,枯杨树村还只是崇礼区四台嘴乡一个一二百户的小村庄,因为地处冬奥核心区,2016年整村搬迁到崇礼城区,枯杨树作为地名依然保留在了崇礼的行政建制中。
2021年12月,古杨树场馆群被国际奥委会批准命名为“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”,2022年7月16日,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面向公众正式开园。
因冬奥而生的新地名“雪如意”,众多带“沟”的村庄老地名,从枯杨树到古杨树的一字之变,都在讲述着崇礼与冬奥的“冰雪情缘”,以及崇礼因此焕发的生机。
【后冬奥的“四季游”目的地】
8月29日16∶42,崇礼太子城高铁站。
伴随着d6715次动车准时到达,站台护栏的电子屏上打出“太子城站欢迎您”几个大字。
2019年12月30日,太子城高铁站通车,崇礼迎来高铁时代,融入北京一小时交通圈。
如今,太子城高铁站是众多游客进出崇礼的重要交通门户。很多人正是通过这座高铁站,知晓了“太子城”这个地名。
太子城,本是一座和枯杨树村相邻的小山村,村庄距离崇礼城区20公里,四面环山,交通不便,千百年来默默无闻。相传,历史上曾有太子在此驻跸,“太子城”一名由此而来。
然而,千百年来,太子城并没有因“太子”而出名,这个名字进入公众视野,得益于冬奥会。
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后,太子城区域被划入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核心区,太子城高铁站、太子城冰雪小镇、张家口冬奥村等一批新地标相继拔地而起,太子城从一座普通山村一跃成为充满现代气息的“冬奥小镇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冬奥基建期间的考古工作,还为太子城村找回了湮没已久的历史记忆和荣耀。
太子城村一带曾出土过辽金时期遗物,还发现有辽代的方砖等建筑遗迹,为配合冬奥场馆建设,2017年,我省文物部门对太子城村南部的太子城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发掘。
“太子城遗址为一座长方形城址,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,城内高等级建筑遗迹密集,呈前朝后寝格局,沿轴线分布,显示出城址的高贵特性。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黄信说。
太子城遗址出土了“尚食局”款瓷器、“内”“宫”款砖、皇家气象的铜坐龙等,种种线索指向金代皇帝行宫“泰和宫”。
历史与冬奥在太子城交汇。为保护文物,冬奥场馆规划建设为太子城遗址“让路”,遗址及周边历史环境实现原址整体保护,并建成太子城遗址公园。
作为奥运会历史上场馆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典范,太子城遗址公园,如今已成为崇礼“人文奥运”的打卡地,世界近距离感受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窗口。
冬奥找回了太子城的过往,也改变了太子城的未来。
“申办冬奥会前,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,温饱安康是村民们的梦想。”太子城村党支部书记高伟说,现在村子整体搬迁到崇礼城区,全村1200多口人“一步跨进小康”,全村三分之一的人端上了“雪饭碗”,年轻人也都回来了。
冬奥会后,许多人给崇礼贴上了冰雪、奥运的标签,事实上,崇礼不止有冰雪,以滑雪闻名的众多雪场,如万龙、富龙、翠云山、太舞等,正在从“一季游”转型为“四季游”的新旅游目的地。
打开一张前不久在崇礼举办的“2023崇礼168超级越野赛”赛程线路图,可以看到众多雪场的地名:55.5千米,多乐美地;67.3千米,太舞;112.2千米,云顶;122.7千米,万龙;135.1千米,长城岭;163.7千米,翠云山……
“今年夏秋,我们翠云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夏秋户外运动休闲项目做了升级,数量由原来的40个项目增长到48个,新增了l u g e滑车、高空漂流、浆板、步步惊心、自行车公园等。”崇礼长城奥雪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志海说。
和翠云山一样,今年夏天,崇礼的雪场景区不断打造“爆款”旅游产品,开展了音乐节、美食节、电子竞技、消夏狂欢等众多特色活动,野外露营、篝火狂欢等项目也成为一种常态。
目前,崇礼旅游市场70%以上的客源来自北京,为进一步扩展旅游市场,崇礼正在推动户外运动休闲产业发展,打响“户外天堂”品牌,吸引更多南方游客甚至海外游客来到崇礼。
1.本网(张家口新闻网)稿件下“稿件来源”项标注为“张家口新闻网”、“张家口日报”、“张家口晚报”的,根据协议,其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稿件之网络凯发体育手机开户的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,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张家口新闻网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2.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凯发体育手机开户的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或凯发体育手机开户的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。联系电话:0313-205198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