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是从两支笔开始的。一支粉笔,一支钢笔。
1987年,18岁的刘志俊拿起了人生的第一支粉笔,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下清秀又略带稚嫩的大字。11岁的许晓萍捧着珍贵的牛皮纸日记本,斑驳的蓝墨间记录着天马行空的内心世界,那是关于文学梦的最初描绘。
岁月更迭,这相差7岁的师生情,一结便是36年。
老师的启蒙
许晓萍生来和别人不大相同。大片的紫色胎记印在她的脸上和脖颈上,也深深刻入了之后的人生轨迹。儿时的成长伴随着议论和指点,在幼年时期留下了懵懂无知的疑惑。迈进小学后,随着年岁的增长,她逐渐意识到自己不同寻常的外貌,她注视着同学们白嫩光滑的脸蛋,内心蒙上了孤独和忧伤的尘埃。
那时,刘志俊刚刚从宣化师范学校毕业,来到下花园煤矿子弟学校担任小学语文教师。正值升入五年级重新分班,许晓萍被划分到了刘志俊所教的三班。带着满身的蓬勃朝气和教育理想,他迅速融入班级中,很快了解了班里每位同学,也注意到了那个时常低着头的许晓萍。她很少参与大家的课间游戏和话题,总是将自己隐入无人察觉的角落,埋头书写着什么。
十多岁的年龄已经有了美与丑的概念,刘志俊明白面貌之于一个女孩子的重要性,他也知道过度的关注会让学生更加敏感和自卑。从那之后,他没有给予许晓萍过多的特殊关照,而是常常在不经意间问到生活,谈到学业,在班里朗读她的作文,夸赞她的语文成绩。
“晓萍,你的日记写得很好,你要常写啊。”“晓萍,这次考得不错,加油!”“坚持阅读和写作,你将来能发表文章呢!”
刘志俊的认可如同一把钥匙,打开了许晓萍创作的大门。于是一个宛如大哥哥的老师,指引着一位脸带胎记的女孩,踏入了创作的奇妙世界。这是她此前从未敢想象的、充满可能性的一步。
师生情的延续
师生情和文学梦不止在课堂。在刘志俊的鼓励下,许晓萍的日记一写便是七八年,满满当当的笔记本记录着每日的点滴和细枝末节,承载着她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。时光在一页页纸和一行行字迹中溜走,那些过往的喜怒哀乐、酸甜苦辣见证着当初那个沉默少言的小姑娘从青涩走向成熟。
一直写到高中毕业,许晓萍暂时停下了笔。1996年,她在母亲的影响下选择了一所裁缝学校,成为了一名踏实手艺人。彼时,刘志俊调到了下花园区税务局。时过境迁,尽管二人已远离校园的熙熙攘攘,但真挚的惦念不会因时光的推移而减淡,或许是曾经在课堂上的点滴教诲,或许是共同成长的记忆,这份情感在岁月中愈发浓厚而珍贵。
许晓萍时常感念师恩,“教过我的老师很多,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。”她说,2014年开通微信后,第一个添加她的朋友就是刘老师。自打那时起,每每遇到什么困惑,她都会寻求这位人生导师的建议。女儿上学不知该如何选择学校,刘老师及时解答,“一定要首先考虑孩子的想法”。遇到什么事想不通,刘老师耐心劝慰,“万事心头过,万病有心因。人生种种坎坷,最难过的还是心坎。”
闲暇之余许晓萍总要看看老师写过的文章,她说那是一种心灵的寄托,在那些篇章中能够找到一份静谧的安宁,感受到老师对生命的独特解读,也获得了启发,让她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人生。
文学梦的实现
时光流逝,几十载匆匆而过,当学生不再年少,老师不再年轻,经过岁月的沉淀,人生所经历的风雨,总需要一根笔和一张纸去倾吐和书写。
在许晓萍的个人简介中,她这样写道:小学五年级时受班主任刘志俊老师的影响爱上文学。35年来只读书不敢下笔。
容貌的缺陷让她始终深陷于难以摆脱的焦虑和忧愁当中,生活的重负也沉甸甸地压在她的肩头上。没有时间,没有精力,有的只是重复的琐事和一地鸡毛后的疲倦,许晓萍怀揣多年梦想却迟迟不敢迈出步伐。
许晓萍说,一本《围城》她读了三十年,一本《呼兰河传》她看了无数遍。
文字在困顿和觉醒中搭建起了桥梁,那是灵魂与思想得以翻越种种艰难阻碍的桥梁,三十年前书中的一字一句敲击着许晓萍的耳膜,在一遍又一遍的重温感悟中,三十年后依然振聋发聩。
沉寂的文学梦,似乎只有在月上柳梢时,在春日鸟啼时,在夜深人静时,才会稍稍探出一点头。
2022年10月,许晓萍阅读了刘志俊的《尘末》一文,内心深受感触,蠢蠢欲动。几经思量后,终于鼓足勇气提笔写下了《娘家》。也是因为这篇文章,许晓萍的心态发生了彻底的改变。
“如果我不写出来,我永远无法和解,可当我落笔成文后,我感觉自己瞬间放下了所有的包袱,一身轻松。”
不吐不快,不诉不畅。经过刘志俊的指点和鼓励,许晓萍创作的《娘家》《婆婆》《养猫记》《大哥》等朴实感人的文章,相继发表在上报刊,引发读者共鸣。
“过去我看到的总是苦与难,目光所及都是不完美之处,现在不一样了,我觉得自己不再沉浸在痛苦当中了。”
在那个小小的十多平米的裁缝铺子之外,许晓萍还有着更为广袤的精神世界,那是一片无限自由的天地,正在被她独特的人生经历所描绘。唯有文字,唯有诉诸笔端的文字,才能将这内在的空缺填满。
她的情感有了宣泄和释放的出口,找到了自由和解脱。她敢于直面内心的苦闷,敢于正视脸上的斑痕。那些原本让她感到羞愧不安的胎记仿佛变得无关紧要,被托起的是她内在深处真实而坚韧的灵魂。
作为一个裁缝,手中的尺子丈量布料;作为一个作者,笔下的文字治愈心灵。
这一刻,文字的力量不可替代。
记者 陈佳
1.本网(张家口新闻网)稿件下“稿件来源”项标注为“张家口新闻网”、“张家口日报”、“张家口晚报”的,根据协议,其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稿件之网络凯发体育手机开户的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,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张家口新闻网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2.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凯发体育手机开户的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或凯发体育手机开户的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。联系电话:0313-2051987。